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监管模式探讨

发布日期:2017-08-30    来源:《上海设备管理》      点击数:61459

       根据特种设备目录定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下简称“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和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共有8大类,目前,除专用机动车辆以外的7大类设备,已经有研究机构开展了以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研究和试点,如远程监控系统、故障控制预警等技术的运用。对于专用机动车辆的管理,由于专用机动车辆的流动性,一直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对专用机动车辆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也比较少。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由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卡器组成,具有长距离识别、寿命长、读写器可保证其安全性、数据利用算法可实现安全管理、读卡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实现安全通讯和存储等特性。RFID技术的这些特点为提高专用机动车车辆管理效率提供了可能。
       一、专用机动车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专用机动车辆的现状
       叉车和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是常见的专用机动车辆。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该类车辆主要用于货运码头、生产作业区、大型物流园区以及各大景区内,且数量持续增长。仅以上海市为例,该类设备总数约为7万台。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专用机动车辆的生产、租赁、使用以及车辆作业人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此类设备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监管上的盲区,再加上专用机动车辆管理不善、操作人员违规作业,近年来,这类特种设备事故频发。根据上海市质监局公布的数据,以闵行区为例,2010~2015 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9起。其中,专用机动车辆5起,占比为56%。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专用机动车辆必须张贴有效的合格检验标志。目前,这类合格检验标识均为纸质,采用人工粘贴的方式。但是,由于有些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如露天、冷库,由于环境潮湿,合格检验标识往往黏贴不住或黏贴不牢等,造成检验合格标识缺失。
       (3)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辆更便于转手。几经转手后,设备的出厂资料往往遗失,给日常监察带来了困难。
       (4) 我国对专用机动车辆的管理主要还是停留在特种设备监察人员现场监察上,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上述问题对实际的监察工作造成相当的困惑,其效率不高,人力资源浪费。
       二、基于RFID的专用机动车辆关键性技术
       电子标签管理系统构架示意图如图1 所示。
       
       1、电子标签数据规范
       电子标签芯片内存储的信息往往涉及到检验机构检验数据的修改和监察机关对电子标签的管理。为了满足不同人员对专用机动车辆管理和不同检测对于数据的需要,应对存储在电子标签内的数据建立统一的规范。电子标签芯片内的存储数据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即电子标签自有信息和设备(或作业人员)的信息。
       (1)电子标签自有信息的数据规范涉及:电子标签序列号和设备注册代码。
       (2)设备或作业人员的信息数据规范涉及:电子标签的种类(场内专用机动车辆或作业人员)、电子标签的类别(设备类别或作业人员类别)、电子标签的名称(设备型号或作业人员的作业项目)、地址(设备的安装地址或作业人员所聘用的公司)、出厂编号(设备的出厂编号或作业人员的项目代码)、状态(设备使用状态或作业人员的有效状态)和有效期(设备的下一次检验日期或作业人员证的有效期)。
       2、实现原理
       (1)专用机动车辆与电子标签的管理
       设计思路:读卡器+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库+检验库和监察库。
       在原监察库和检验库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标签库,将三个库内的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互通。在电子标签库中存放电子标签信息,并将电子标签与设备的注册代码进行挂钩,主要功能包括:电子标签的增加、注销、修改和预警等功能,同时建立人员和权限的管理制度。
       在每一台专用机动车辆的外架上安置车辆的电子标签,内容包括车辆的出厂信息和检验信息;为每一位持证的作业人员发放人员的电子标签,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的信息;车辆和人员的电子标签结合使用。
       设备检验时,检验人员手持读卡器,通过笔记本电脑将读卡器与电子标签库相连,增加一条检验信息的同时,修正设备电子标签内的内容,对电子标签库进行更改。
       监察人员在发放作业人员证的同时,发放作业人员电子标签。
       监察人员在设备现场进行日常监察时,可以通过手持读卡器,即时读出设备的相关出厂信息和检验信息等。
       (2)运用 RFID技术管理专用机动车辆
       运用RFID技术,将专用机动车辆管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使用单位管理,另一部分为监察管理。
       使用单位管理:在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单位内部逐步推进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系统由监察部门开发并免费下发)。由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单位在车辆停放点、主要作业区和园区内的主要道路和路口安装若干读卡器,并将它们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联系起来。电子标签分为车辆的电子标签和作业人员电子标签,同时将车辆的电子标签与作业人员电子标签进行关联,特定的车辆由特定人员驾驶。一旦作业人员驾驶车辆被读卡器感应到后(注:在这个过程中需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排除非特定人员驾驶车辆的情况,降低误差率),读卡器就会读取两个电子标签的内容。若发现人机不匹配,或者车辆和人员存在问题,控制台会发送短信至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手机上,提醒管理人员积极落实企业的相关职责,同时将车辆的所有使用记录和人员记录(包括违章记录)全部在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记录下来。
       监察部门管理:监管部门现场监察时查看和调用控制平台内的车辆运行和人员操作的记录。同时,监察部门与特种设备创建示范区、大型物流园区和直管企业等专用机动车辆集中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与监察库通过接口进行数据对接。将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内的车辆使用记录不定期地异步传送至监察库内,基本实现实时监管。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在专用机动车辆监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利用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的方式,实现对专用机动车辆和作业人员进行综合管理的新模式。希望此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对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管效率,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率,对我国特种设备实现全方位、实时动态监管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作者:周明远  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