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提高全产业链获益能力 变矿产进口大国为矿产经营强国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数:21460

       近年来,国内外矿业企业正经历着经济低迷带来的影响,但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矿业行业勘探、选矿、技术、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等在发生改变,众多矿业企业以科技引领、跨界联合的思路,在寻求矿业各领域的合作。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指出,我国振兴矿业要按系统工程的方式,由矿业企业牵头,金融、地调、科技等部门参与,使矿业全产业链活起来。 

  大宗矿产需求将长期高位运行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我国迅速成为了全球矿产资源消费中心,导致国内矿产资源迅速消耗,主要大宗矿产资源的供应缺口日益扩大。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通过大力加强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海外投资和贸易力度,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但是,我国还存在不少严重制约矿产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是地质勘查工作缺乏连续、稳定的支持;二是采选行业集中度较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矿业集团;三是海外投资和贸易缺少统筹协调,整体绩效不高;四是冶炼环节发展较为粗放,产能严重过剩,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五是二次矿产资源回收利用基础较为薄弱,矿产资源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认为,目前,我国“新四化”驱动力还远没有显现,未来10~15年,随着“新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及体量的继续扩大,石油、天然气、钢铁、铜、铅、锌、铝、铬、镍、钾盐、稀土等重要矿产品需求将陆续达到峰值。而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纯石英、优质石墨、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叶蜡石等明显不足,资源需求将长期保持高位。到2035年,我国能源需求将占全球50%以上,有望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石油最大的消耗国。 
  干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转型期,随着工业化阶段后期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需求增长放缓。2030年前,我国钢、铝、铜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陆续达到顶点并长期高位运行,供需平衡矛盾将逐步缓和。但是,在矿产资源供需平衡矛盾逐步缓和的同时,我国对资源利用效益的追求和较高的资源供应成本之间的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在需求长期高位运行的形势下,我国主要大宗矿产资源长期依赖、主要依赖国外供应,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实际形势。 
  找矿始终是首要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指出,由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永恒的、前沿的,因此矿业行业要始终将找大、浅、富矿体矿层当作首要目标,要抓现在的急需和未来的急需,形成增长点。但战略性的不等于急需,非战略性的不等于不急需,特别是非金属矿产。 
  赵文津认为,发展就会有平衡与不平衡,过去,我国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没有煤炭就砍伐树木。现在,我国到处压缩煤矿与铁矿生产和进口,都是因为市场周期性变化与国家政策调整造成的,但调整的结果预测不准,矿产品就会被归零。 
  干勇表示,全球大宗矿产资源的供应正趋于宽松,这为我国大规模利用海外资源以及在全球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占领先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放眼全球,要从主要立足在国内开发资源、加工资源、保障资源的自给率转变为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经营资源、提高全产业链的综合获益能力。到2020年,我国将着力建设一批国内外优质资源基地,打造若干国际一流矿业集团,提高全产业链、全球综合获益能力,提升国际矿产资源的影响力、话语权和掌控力,促进稳定、低价国际矿业市场的形成,变全球矿产资源进口大国为全球矿产资源经营强国。我国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应逐步转变定位,其中主要定位于保障基本供应安全和维持行业稳定发展的科学产能建设,其余资源应作为长期资源供应的战略储备进行保护,而不是过度开发。 
  发展理念和方式亟待转变 
  据张洪涛介绍,2015~2016年,去库存化主导着全球矿业走势,矿业市场从市场虚火到理性回归,未来10~20年,我国将有25种矿产短缺,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铅、氧化铝、钾盐、水泥等大宗矿产进口量持续攀升,对外依存度仍将居高位。 
  对此,干勇认为,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更加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国内矿产资源行业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和现有的行业结构、布局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促进一系列管理改革并推进全行业整合,加强全产业链的协调优化管理,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固体矿业集团。同时,为保障我国工业化后期的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需要适度超前部署、大力振兴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及前瞻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的战略性小品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表示,绿色开发、深部开采、智能化采矿是未来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的三大主题,其中深部开采对保证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有效供给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开拓先进的、非传统的采矿新理论、新技术是振兴金属采矿业的必由之路。 
  对此,张洪涛强调,由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工资上涨,我国钢铁、水泥、玻璃、铝、造船和其他工业领域失去相对优势,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但中低产业在向特种钢材、精密机床、先进设备等中高产业转变过程中,投资将带来高回报。未来,我国矿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打造开放性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将成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