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时代实现上海产业技术革命性创新

发布日期:2017-03-14     来源:《上海设备管理》      点击数:18029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正在加速兴起,将给创新模式和经济形态带来深刻影响。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从跟随式创新转向引领式创新,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核心枢纽。

       一、互联网时代创新机制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正在加速孕育的新产业革命,核心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力来自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在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呈现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是颠覆式创新和产业重构层出不穷。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产品生命周期是较为稳定的。但是,随着新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依托新技术的新模式、新业态,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产业的发展路径,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让整个产业重新洗牌。比如,智能手机出现后,通过“硬件+软件”、“终端+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导致人类的通讯方式和交流习惯发生新的变化。又如,智能制造的兴起,使传统的大规模制造方式面临很大冲击,个性化生产更为便捷。未来几十年,全球范围内诸多产业的颠覆性创新还将不断发生,带来产业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二是创新模式从宝塔式向扁平化转型。传统的创新模式是宝塔式的,前沿领域创新首先从基础研究开始,然后在技术开发环节得到应用,而后进入中试和市场化,总体上呈现出从少数权威向大众群体扩散的过程。但是,在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创新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创新的源泉不一定从基础理论开始,每个环节和个体都可能在创新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扁平化了。同时,创新呈现出正向—逆向创新有机互动的特征,需求驱动在创新链条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甚至可以根据需求来确定创新的内容,过去的单向线性创新转变为矩阵式的多向度创新。
       三是基于网络的开放协作创新迅速发展。过去创新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而当前的创新日益开放化,创新范式由封闭式创新向共生式创新转变,互补性协作的作用更加重要。由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众包等新模式的出现,企业可以将原本由内部研发的项目,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包给非特定的个体来完成,使得创新活动日益大众化、分散化。比如,宝洁公司通过引入众包模式,把来源于外部的创新成果从15%提高到50%,整体研发能力提高了60%。宝马公司在德国开设了客户创新实验室,为用户提供在线工具共同参与宝马汽车的设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未来互补式协作创新的趋势还将深化。
       四是初创企业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大企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数字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个性化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趋于弱化,转化为创新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大企业和初创型中小企业的关系发生变化,从原来的竞争协作关系向网络化共生关系转变,共同成为平台网络的参与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谷歌、脸谱、苹果最初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而后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在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共同推动下,新技术、新成果迅速转化,推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是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随着需求的变化、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制造业企业甚至专注于研发、营销等环节,成为一体化方案提供商。另一方面,不同领域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催生出全新的服务形态,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当前互联网已广泛渗透到金融、教育、商业、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和产品都被互联网改变,带来新的创新机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迅速崛起正是得益于此。
       二、上海实现产业技术革命性创新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面对互联网时代新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推出各自的战略举措,以赢得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力图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制高点。上海作为我国领先的国际大都市,应当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为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出新贡献。
       综合来看,互联网时代上海产业技术创新面临以下机遇:一是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给上海加快创新创造了巨大空间。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和主导架构尚未确定,技术发展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这就为上海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带来难得的机会窗口,有可能在部分领域率先突破,提出主导性的技术路线。二是开放协作创新为上海融入全球创新链网络带来重大契机。随着互联网时代开放协作创新的飞速发展,许多创新活动需要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来进行,全球创新合作将不断深化。上海具有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开放度较高,能够广泛参与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融入创新前沿。三是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需求为创新带来持续动力。市场导向和需求牵引在未来创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13亿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这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上海可以依托这一优势,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四是发达的制造业体系和金融市场功能将为创新提供强大支撑。从国际经验看,创新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健全的产业体系的支撑,活跃的融资体系对于创新至关重要。上海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金融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这些都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助推器。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上海推进创新面临着诸多突出挑战。一是禀赋基础与全球创新城市存在差距。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孕育发展,创新技术、知识产权、软件、设计等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断提高。和纽约、伦敦等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上海在这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二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够。上海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不强,而外资研发中心受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主导,创新的外溢效应不足,和本地企业尚未建立紧密合作。同时,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仍需强化。三是个性化生产方式使产业体系面临冲击。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生产日益盛行,为了更敏锐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更多企业选择在消费地生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分工格局。对上海来说,可能导致一部分外资回流,同时不少本土企业还不能适应个性化生产的要求,亟待进行调整。
       三、顺应互联网浪潮重构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从开放和前瞻的视角出发,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转型的趋势,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培育富有活力的互补式协作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上海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工程,力争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要瞄准全球产业发展前沿,立足自身基础和需求特征,聚焦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尤其要强调的是,不仅要积极发展消费互联网,也要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改造,发展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模式,重构企业运行流程和组织管理架构,使其更好地体现用户需求导向和个性化定制要求,把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构建富有市场机制内在活力的协同创新体系。创新的种子只有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才能孕育成长。上海要积极借鉴硅谷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理念,构建开放协同的互补创新网络,形成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的生态群落,为创新成果的竞相涌现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服务,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形成若干个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发展,打造专业化、市场化众创空间。鼓励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和本土企业加强合作,强化本土企业吸收能力,进一步发挥技术外溢效应。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的格局。
       三是以供给侧改革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企业,关键是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为此,要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破除不合理的准入障碍,真正落实“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在放宽准入门槛的同时,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充分运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监管能力,并纠正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
       四是广泛集聚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决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上海要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结合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研发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优秀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围绕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比例,妥善解决其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要优化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把激发人的创造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肖林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