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待完善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数:17495
“根据2020年能源需求预测的基准方案,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2.1亿千瓦,实现风电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转变。为此,我国将高比例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并剔除一些旧有元素,增加一些新元素,通过能源系统整体优化解决弃风问题。”日前,在中国国际风力发电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做出上述判断。
风电消纳问题需解决
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但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下降710万千瓦,降幅达24%。
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苏思樵认为,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我国风电抢装后的回调、电力需求下降和电网消纳风电能力不足等原因。2014年下半年起,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部分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价格,风电企业为了能享受之前的电价政策,纷纷加快风电项目运营的步伐,以期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投运。随着风电抢装潮的激增,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风电并网运行情况,2016年我国风力发电241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30%,但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42小时,同比增加14小时,全年弃风电量达497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副所长谢国辉认为,我国风电发展呈现出较强的政策依赖性,风电装机此前两次阶段性上涨均是政策助推的结果,而近年来风电装机增速放缓同样是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
谢国辉表示,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世界各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共同选择,在实现大比例接纳新能源发电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控制成本,是全球电力发展的共同难题。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风能资源分布、电源结构、电价水平等与国外存在差异,大规模风电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不断攀升的电力供应成本、促进风电消纳市场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更加突出。一是如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我国80%以上的风能资源和77%的风电装机集中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远离中东部用电负荷中心,而“三北”地区与中东部跨区电网联系薄弱,风电等新能源外送能力不足。二是如何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风电出力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电源的特点,而是随着风速和风向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性,增加了系统调峰难度。三是如何保证电力供应的经济性。四是促进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的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多措并举解决弃风问题
谢国辉认为,我国为实现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需要从电源、电网、用户、体制机制等多个环节入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其中,电源环节,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高抽蓄、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例,推动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改造,提高供热机组调峰深度。电网环节,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用户环节,推进电能替代,用市场办法引导用户参与调峰调频,主动响应可再生能源出力变化。体制机制环节,着力打破省际间壁垒,构建全国电力市场,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