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航天科工:精心打造星载原子钟

发布日期:2017-05-05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数:16399

  日前,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核心载荷产品星载原子钟的配套单位,成为本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单位之一。
  203所北斗铷原子钟团队用15年的坚守与执著,在科技前沿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团队为北斗二号卫星交付了13个批次26台自主研制的星载原子钟,创造了所有批次零故障的运行记录,实现了卫星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星载原子钟的研制技术,完全摆脱了国外导航原子钟的束缚,使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完全自主建立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以实际成果创造了共和国一张闪光的名片。
  只有自己干一条路可走
  据了解,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核心,为卫星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其输出的时间频率信号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定位和导航精度,也决定着在无地面监测站进行同步校准情况下,其自主提供高精度时间信号的能力。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外一直对中国实行禁售。
  “要搞全球导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原子钟!可现实却很残酷,我们国家在搞北斗之前原子钟技术非常薄弱,原子钟产品全靠进口。进口钟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将使北斗系统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原子钟产品只有自己干一条路可走!”作为北斗二代导航卫星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负责人的李春景,向中国工业报记者如此介绍说。
  在研制过程中,北斗总师、“两弹一星”功勋孙家栋老总曾多次亲临203所视察铷原子钟研制情况。他用坚定的语气对记者说:“我们自己的导航卫星,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原子钟!”
  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是北斗二代二期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整个卫星系统导航定位的精度,铷原子钟技术难度非比寻常,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挑战异常艰巨,前方的道路困难重重,但这是一项打破国外限制的争气工程,再苦再难也要向前冲。203所将北斗铷原子钟工程作为专项工程,列为重中之重。为攻克铷原子钟特配备精兵强将,只要项目组有需求,所里就义不容辞,积极协调,全力支持,一切满足工作的需要。
  像上了发条的“钟”一样连轴转
  攻关难度大,挑战异常艰巨!做铷原子钟是件非常“熬人”的活,为了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测试,他们经常是白天调试,晚上也盯在测试仪器前,观察数据,一测就是一整夜。在日夜兼程进行调试的阶段,攻关人员就像上了发条的“钟”一样连轴转……李春景对自己团队的经历如数家珍:“头一次体验三天三夜不合眼,那种上眼皮如同坠了铅的感觉记忆犹新。没想到有了头一回,还有第二回、第三回,几次测试节点和交付节点前必须完成任务,发射进度容不得你有半点含糊。就是凭着这种执着的精神,打赢了攻坚战,国产铷原子钟问世,并解决了寿命评估、长期稳定度测试等问题……”
  为了搞定微波信号温度系数、伺服系统稳定性等技术难题,该团队白天黑夜连轴转进行实验、验证;环境试验时,团队成员多班倒,进行日夜守护和记录数据。参与攻关的人员都有过这样的神奇经历———做梦都经常会梦到原子钟联调的情景!如何接线、如何搭电路,甚至示波器上如何显示……等等。有时,技术人员一觉醒来,立马翻身下了在办公室里的行军床,赶紧将梦中的情境付诸现实,困扰多日的技术问题终于在大家“连轴转“的鏖战中解决了!2005年,203所交付了我国首批两台星载铷原子钟工程化初样鉴定机,标志着我国原子钟在自主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一丝不苟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在项目攻关阶段,微波稳定性一调就是十几天,不停的仿真、试验论证、做温度试验,既要保证可靠性,还要保证性能优良。铷原子钟目前的性能指标已经接近了极限,想再提高一点都非常、非常困难。测试过程中需要特别精细,不允许有丝毫性能上的缺陷!他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再将仿真参数拿到电路系统上,看调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在温度变化范围内鉴定稳定性,观察温度变化与微波功率的变化情况,温度每变化一度,微波功率发生变化,最终使微波功率温度稳定性提高……如此反复,一遍又一遍摸索参数,进行仿真,终于得到了解决。“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力争最优的性能指标”,李春景强调说。
  为了保障更多的工作时间,两任项目负责人李春景和杨同敏,都是从刚刚入住的宽敞明亮的新家,搬到了单位附近的筒子楼。为此,家人少不了有怨言,他们却坦然一笑,顶住重重压力,加班加点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确保质量第一。
  据后续项目负责人杨同敏介绍,我国的星载铷原子钟在2007年上天服役,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钟。不靠任何人,掐住北斗脖子的手终于被砍掉了……目前,我国自主的星载铷原子钟不但可以用,而且其技术性能超过了欧洲,真正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以工匠精神精心打造原子钟
  “铷原子钟在宇宙里跟随卫星转动时温度会变化,会直接影响定位精度,所以要让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降低。要控温,研发人员必须了解钟的全部特性,彻头彻尾地摸清它的‘脾气’。”杨同敏接着说,“一些情况下,我们必须要设计高精度的控温系统,把温度控制住。这要从温度敏感组件入手,甚至要定位到温度敏感器件。因为频率稳定度表征了原子钟频率波动的大小,决定了某一时刻频率的不确定性,是导航系统定位误差的决定性因素”。
  “铷原子钟调试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原子钟电路和物理部分的性能,每台钟都要从每个参数开始精细调试,尤其是真空环境下的调试。原子钟一旦上天,就加电运行直到它‘寿终’,要求必须绝对可靠。原子钟是当之无愧的高科技含量的工艺精品,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工程师精心打造。”李春景也如此坦言。
  2012年,203所研制的高精度铷原子钟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原子钟的天稳度达到了5×10-14,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达到了每秒0.2米,授时精度50纳秒……这一切,为组网星密集发射布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203所研制的国内首台星载氢原子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并随卫星成功上天,而且在轨正常运行。有关专家高度评价:这是我国星载原子钟和导航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