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凸显

发布日期:2018-02-09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数:17190

        2017年,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落实的大背景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和商业模式“走出去”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分析,2018年全球新兴产业有望继续获得科技巨头的青睐,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优势领域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部分领域领先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同时,要认真对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产业发展环境尚不完善的问题,关键材料和部件受制于人、产业低端重复建设问题,以及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提出,2018年应有序推进产业政策体系建设,集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重点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经济增长新引擎之一   
       根据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分析,2018年全球各主要国家仍将新兴产业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有利发展环境影响,将保持稳定增长,逐渐由做大到做强转变,继续保持国内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地位。 
  一是新兴产业仍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正在不断释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各主要国家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经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样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利润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高铁、可燃冰、页岩气、移动通信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将继续引领世界。自2016年底国家发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日益完善的法制政策环境。 
  三是部分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网购、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将继续引领全球,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效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连续性仍有待加强。二是产业低端化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关键材料和部件仍受制于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高铁、航空航天、卫星、大飞机等产品不断取得突破,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高性能集成电路、碳纤维、高性能合金材料等仍严重依赖进口。三是行业统计监测亟待完善。 
  集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建议,一是有序推进产业政策体系建设。要根据产业起步阶段、推广阶段和市场应用阶段等不同发展阶段,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要加快落实已制定出台的产业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我国频繁政策变动让企业无所适从的情况屡有发生,应尽量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集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要集中突破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着力突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壁垒,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容错试错机制,营造较为宽松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三是着力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近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现快速规模扩展发展的同时,区域布局不合理现象日益凸显。在新一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从全局角度引导新兴产业合理布局。政府要强调重大发展需求和重大技术创新的有机统一,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规划,做好监督,杜绝各地盲目投资行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选择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取得率先突破的细分产业优先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化发展。鼓励以价值链、产业链为纽带,通过开展上下游配套合作,打造区域性产业集聚区,避免区域产业趋同化空间布局。 
  四是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一步,应着重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发挥现有新产品、新模式优势,选择附加值高、带动性强、在未来能够形成庞大产业规模和应用市场进行重点发展。重点选择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链条,以主导产品为基点,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发挥现有优势,加快以“新四大发明”为主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走出去”,进一步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地位和水平。 
  五是重点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行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为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健全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调查与核算制度,加快相关标准、指标的研究建立,用产业总量、结构、效益等统计数据反映产业发展情况。在产业统计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动态分析,着力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预研、预判,在产业出现问题之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四新”经济的监管。如共享单车倒闭潮,不仅影响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用户还面临无法办理押金退款的尴尬境地,国家亟需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