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资讯查询

《制造业信息化评估体系》简介(下)

发布日期:2016-10-19    来源:本刊摘编      点击数:35834

   三、制造业信息化评估实施与计算方法
    1、制造业信息化评估实施步骤
    制造业信息化评估对象具体包括制造企业、行业和区域(省、市)三类。制造业信息化评估实施应按企业、行业、区域等不同对象采取相应评估方法,其中制造企业评估具有基础作用。其基本步骤如下:
    (1)选择评估指标
    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应用自评估时,具体评估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益三个方面开展,以信息化普及度、信息化融合度、信息化效能度等三个一级指标进行描述。
    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指标,以本行业多企业样本为对象,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益三个方面开展,以信息化普及度、信息化融合度、信息化效能度等三个一级指标进行汇总分析描述,并可针对行业特点,添加或删除部分评测指标。
    区域(省、市)进行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以区域内多企业样本及环境因素为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其指标体系可采用图1的全部指标。
    (2)设计企业调査表
    企业调查表是依据制造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企业信息化状况数据获取的工具。企业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是术语标准化、结构规范化、易于填写。具体可参考GB/T 31131-2014的附录A。其中,对于企业不熟悉或有歧义的术语,在调查项下应添加注释;调查项一般按企业职能部门划分,方便企业多部门组织数据;调查项问题宜采用填空或选择方式,以方便用户填写。
    调查表中的调查项是评估指标估算的原始计算项,为方便电子化处理,宜进行统一编码。
    (3)数据采集
    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水平自评估,可由企业自主组织幵展,直接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填报数据。对于集团企业,由各制造分公司分别进行填写,形成汇总数据后进行评估。
    在进行行业和区域(省、市)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时,宜由主管部门组织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调查表数据填报。
    (4)数据预处理
    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水平自评估,数据不需预处理。在开展行业和区域(省、市)信息化水平评估时,对相关企业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过程参考相关章节。
    (5)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估计算
    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权重对信息化工作主要起引导作用,在不同的信息化主体、信息化阶段、信息化环境下,权重应有所不同。GB/T 31131-2014的附录B中所推荐的权重是在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总体已完成初步基础建设,采用德尔菲法获得的。
    企业自评估和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时,评估指标权重不宜包含信息化环境指标;区域(省、市)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估,评估指标权重应包含信息化环境指标。
    (6)计算结果分析,形成信息化评估报告
    区域(省、市)统计和行业统计样本量一般较大,经计算可获得分生产类型、分企业规模的评估指标基准值,是进行企业自评估的基础。
    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估除利用区域或行业的基准值进行标杆评价外,还可进行连续年度评价。
    2、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估实施与计算方法
    (1)企业自评估实施过程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可采用图1的前三个一级指标。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直接由企业内相关部门填写数据。对于集团企业,由各制造分公司分别进行填写,再汇总。调查数据如无缺失数据和错误数据,不需预处理。
    制造企业的自评估,可进行自身连续年度发展纵向评价,也可开展利用区域或行业的标杆基准值进行横向比较分析。
    (2)评估计算过程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权重不宜包含信息化环境指标,所有权重合计为100%。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合成计算:
      
    3、行业对象
    (1)行业评估实施过程
    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可采用图1的前三个一级指标,可针对行业特点,添加部分评测指标。
    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应组织30家以上企业进行调查,以符合统计样本数量要求。调查宜采用网上调查,以便于数据电子处理。
数据预处理方法见本文相关内容。
(2)行业评估计算过程
行业信息化评估指标权重不宜包含信息化环境指标,所有权重合计为100%。
    评估行业制造业信息化水平,需要按照指标层次关系,通过赋以权重,计算相应的合成指数。行业信息化指数有两种合成方法:
    a、先合成各企业信息化指数,再计算行业指数:
      
    4、区域信息化评估实施与计算方法
    (1)区域评估实施过程
    制造业信息化区域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可采用图1的全部指标。为方便企业填写,应将评估指标按标准术语和规范格式设计成调查表。调查表应包括调查项、调查说明、调查项注释、指标合成计算方法等内容。
    为准确反映区域信息化发展状况,制造业信息化区域水平评估应组织100家以上企业进行调查,以获得较大统计样本,便于分行业、按规模进行数据分析。应组织调查说明会,向填报企业详细解释调查项的含义和填写注意事项。调查宜采用网上调查,以便于数据电子处理。调查组织单位应注意填报跟催,对企业填报内容进行初步审核。
    (2)区域评估计算过程
    区域(省、市)统计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估指标权重宜包含信息化环境指标,所有权重合计为100%。
    评估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水平,需要按照指标层次关系,通过赋以权重,计算相应的合成指数。区域信息化指数有两种合成方法:
    a、先合成各企业信息化指数,再计算区域指数
     
    5、数据预处理
    (1)概述
    填报数据在计算过程中需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即按照行业的不同将所采集的数据分类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定性指标定量化、离群值处理、缺失值填补、无量纲化处理和信度检验。
    (2)定性指标定量化
    制造业信息化评估体系中所采集的数据若为定性指标,则应该在预处理过程中转化为定量指标后再参与计算。
    (3)离群值处理
    数据异常情况可以分为观测值过大或过小、关联数据处理结果异常两种情况,离群值可按下面方法进行处理。
    ①基于统计学的离群值处理
    a、应按照GB/T4882-2001《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性检验》的要求判断样本数据的正态性。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样本数据可采用Box-Cox变换,进行近似正态化变换;
    b、应按照GB/T4883-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的要求进行离群值检验,进而可以剔除或修正。
    ②基于管理经验的离群值处理
    基于管理学基本规律,利用调查项之间的关联性,设置样本检验规则,甄别出样本中的离群值并剔除。
    (4)缺失值填补
    统计调查数据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调查中的无应答、经离群值处理造成数据缺失等。
    缺失数据应使用插补法回填,即给每一个缺失数据一个替代值,从而得到相对完整的数据集,然后使用标准的完全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估调查数据的填补可采用分层均值插补法或分层热卡插补,也可利用用户已填报的其他数据估算出该缺失数据项。
    (5)无量纲化处理
    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排除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以及其数值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需要对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
    式中:
      
    基期—所规定的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时期;
    基期最大值—基期数据库中该指标字段值中同行业最大者;
    基期最小值—基期数据库中该指标字段值中同行业最小者。
    (6)信度检验
    利用cronbach α系数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量表的可信度越高。当α系数大于0.7,认为量表数据通过信度检验。